close

  視頻:中美外長通話討論東北亞局勢  來源:ARMANI上海東方高清
  中新網1月3日電《世界日報》1日援引美國外交關係學者米勒(Paul Miller)去年在《外交政策》(Foreign Policy)撰文指出,釣魚島問題攸關東亞區域平衡,美中如果真的衝突,愈早發生對美方愈有利,應迫使中方接受美方的原則票貼。《世界日報》則表示,在美中競爭日趨激烈,他的論點引人關註,卻有不少破綻,未必站得住腳。唯有美中雙方降溫自製,理性思考利害,才能消弭未來美中可能的衝突。
  文章說,米勒曾任職美國中情局與國安會。從他的觀點看,美中衝突勢將難避免。第一,他認定北京宣佈東海防空識別區(ADIZ室內裝潢)是有意透過涵蓋釣島列嶼的ADIZ做象徵性主權宣示,冀圖改變原來有利美國的國際規則,挑戰美國的權威。
  第二,美國應在釣魚島問題上保持客觀中立,但北京在東海宣佈ADIZ不只是針對釣島問題而已,建築設計而是著眼於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爭霸戰。
  第三,中國崛起不只是軍事力量崛起,而是包括經濟、生產力、網絡科技、太空作戰能力等結構性西裝崛起。中國崛起是全球秩序於二戰結束重組後,美國和全球面臨真正的威脅,與朝鮮、古巴、委內瑞拉等“惡棍型”國家不同,甚至與二戰時期德國與日本的崛起也迥然不同,美國不能輕忽。
  第四,由於中國的國家實力綜合指數已超過美國,未來整體國力也可能很快超越美國;因此,美中衝突晚到不如早來,因為美中實際軍力目前仍有大幅差距,早衝突對美方較有利。對北京來說,時間站在他們那邊,拖得愈久愈有利,等到有自信獲勝時再動武,最符合中國利益。
  第五,釣島問題是美方強迫北京接受華府規則的時機,美國派出B-52轟炸機進出東海ADIZ,並措詞強硬響應,帶動區域間反對中國聲浪,是正確的第一步,問題是美方缺乏完整的東亞策略,以致功虧一簣。
  第六,過去美方窮於應付中方的意外之舉,華府需有更積極作為,才能確保長期區域穩定。美中對立無須惡意相向或武力衝突,美國的目的並非透過發動戰爭來羞辱中國,而是對抗中方脅迫性的路線,並使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強權國家。
  《世界日報》指出,惟從美國以外的角度看,米勒的許多論點只是反映美國一部分人士看法,甚至未必符合美國國家利益。首先,東北亞的日本、韓國等早在冷戰時期就宣佈各自的ADIZ,而中國大陸則遲至國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宣佈東海ADIZ,單獨苛責北京未盡公允。
  其次,米勒說,美國應在釣島問題上保持客觀中立,惟從中國與不少國家角度看,華府一面說對釣島主權不採立場,一面又說“美日安保條約”第五條適用於釣島,如果這是“中立”,什麼才是“不中立”?
  第三,米勒口口聲聲說,美國的目的只是對抗中方脅迫性路線,使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強權國家,又說,美中對立無須惡意相向或武力衝突。問題是,當中國各方面實力已快要超越美國時,華府又如何對北京曉之以理,說之以情,說服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?
  第四,如果美國挾目前優勢軍事力量,強制中國接受美國設定的國際規則;但中美整體國家實力既然如此接近,一旦中國整體實力超越美國,難道北京不會反過來要求華府接受中國設定的國際規則?
  第五,美中關係千絲萬縷,複雜無比,批評美國政府窮於應付中方的意外之舉,或希望華府能有更積極作為,確保區域長期穩定,其主張說來容易,實施起來卻絕非易事。
  最後,文章指出,美國對中國好言相勸,固然難以達成說服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國家的目的。但如果美國對中國發動戰爭,也同樣無法達成讓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國家的目的,反而將治絲益棼,製造更多問題,讓亞太地區情勢更不穩定。看來,米勒的論點太過一廂情願,唯有美中雙方降溫自製,理性思考利害,才能消弭未來美中可能的衝突。  (原標題:美學者稱中美愈早發生衝突對美有利 恐一廂情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75spl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